黃幼玲:企業合併案量加速增溫
2005-03-28
新聞出處:工商時報
世平、品佳兩家IC通路商昨日首度以投資控股公司架構進行合併,開創國內企業併購先例。負責主辦此次併購案的元京證承銷部資深副總經理黃幼玲表示,台股本益比跌至歷史新低,上市櫃公司籌資難度增加,也會使企業合併速度加快,目前元京證手中評估的合併案量超過十件,是近年來最高水準,預期今年台股合併會愈來愈多。
對於為何元京證承銷部此次設計以控股公司概念,來完成世平、品佳整合,黃幼玲說,IC通路商有代理權衝突問題,若以過去合併成為一家公司,代理權進行換約,可能會出現損失,此次世平、品佳透過控股公司來合併,仍保留兩家公司實體性,新建立一個控股平台,相信未來還會有IC通路商會加入,大聯大投控規模會日益擴大。
黃幼玲認為,近年來,全球掀起一陣合併風潮,台股過去因本益比較高,企業籌資能力強,沒有合併誘因,但近來本益比下降,企業已開始思考如何透過整併,來強化經營體質。目前元京證手中在談的案件逾十件,是元京證成立企業購併小組以來最多水準。
元京證朝向投資銀行發展,是目前最積極承辦企業合併的券商。
世平、品佳兩家IC通路商昨日首度以投資控股公司架構進行合併,開創國內企業併購先例。負責主辦此次併購案的元京證承銷部資深副總經理黃幼玲表示,台股本益比跌至歷史新低,上市櫃公司籌資難度增加,也會使企業合併速度加快,目前元京證手中評估的合併案量超過十件,是近年來最高水準,預期今年台股合併會愈來愈多。
對於為何元京證承銷部此次設計以控股公司概念,來完成世平、品佳整合,黃幼玲說,IC通路商有代理權衝突問題,若以過去合併成為一家公司,代理權進行換約,可能會出現損失,此次世平、品佳透過控股公司來合併,仍保留兩家公司實體性,新建立一個控股平台,相信未來還會有IC通路商會加入,大聯大投控規模會日益擴大。
黃幼玲認為,近年來,全球掀起一陣合併風潮,台股過去因本益比較高,企業籌資能力強,沒有合併誘因,但近來本益比下降,企業已開始思考如何透過整併,來強化經營體質。目前元京證手中在談的案件逾十件,是元京證成立企業購併小組以來最多水準。
元京證朝向投資銀行發展,是目前最積極承辦企業合併的券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