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大联大
    • 控股简介 公司概况 控股成员 全球服务据点
    • 宗旨/愿景/使命/价值观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大事纪
    • 得奖专区
    • 影音专区
    • 加值服务
    • 行动服务
  • 公司新闻
    • 全部新闻
    • 营运新闻
    • 营收新闻
    • 影音专区
  • 代理产线
  • 服务据点
    • 销售通路
    • Americas
    • EMEA
    • Korea
    • South Asia
  • 投资人专区
    • 股价信息 今日股价 股价查询 历史交易纪录 购股电子表格
    • 公司新闻
    • 营运报告行事历
    • 财务信息 月营收公告 营运分析 财报/简报下载 年报/公开说明书下载
    • 合并与收购
    • 股东服务 股东会 历年配股资料 重大讯息公告 产业研究券商 股市观测站 联系人 投资人问答集
    • 公司治理 董事会 委员会 内部稽核 重要公司内规 公司治理运作情形 智慧财产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
  • 永续发展
    • CSR活动报导
    • 经营者承诺与理念
    • 推动企业永续发展
    • 严谨当责诚信治理
    • 创新供应链管理
    • 人才发展及友善职场
    • 爱护环境在地关怀
    • 通过相关验证
    • 年度报告书下载区
  • 大大索引
    • 大大网
    • 大大邦
    • 大大购
    • 大大通
    • 大大频
  • 控股成员
    • 世平集团
    • 品佳集团
    • 诠鼎集团
    • 友尚集团
  • 联络我们
logo
  • 关于大联大
    • 控股简介
    • 宗旨/愿景/使命/价值观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大事纪
    • 得奖专区
    • 影音专区
    • 加值服务
    • 行动服务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代理产线
  • 服务据点
    • 销售通路
    • Americas
    • EMEA
    • Korea
    • South Asia
  • 投资人专区
    • 股价信息
    • 公司新闻
    • 营运报告行事历
    • 财务信息
    • 合并与收购
    • 股东服务
    • 公司治理
  • 永续发展
    • CSR活动报导
    • 经营者承诺与理念
    • 推动企业永续发展
    • 严谨当责诚信治理
    • 创新供应链管理
    • 人才发展及友善职场
    • 爱护环境在地关怀
    • 通过相关验证
    • 年度报告书下载区
繁简EN
简

公司新闻

首页      公司新闻
  • 全部新闻
  • 营运新闻
  • 营收新闻
  • 影音专区

黄伟祥:并购是唯一出路 - 23家IC通路商的合并大戏才刚开始

2005-06-16
Smart智富月刊
作者:李有德

后PC时代,利用合并追求成长成为大势所趋。IC通路业龙头世平董事长黄伟祥认为,并购的戏码才刚开始,在大者恒大的战争中,不并购就被淘汰。

向来保护主义高涨的东北亚日、韩两国,最近因破天荒允许外资购并上市公司,获得资本市场的掌声。反观台湾合并案推的零零落落,政府主导首家样板想嫁给外资的彰银(2801),搞的灰头土脸,反而是电子业鸿海(2317)自发性合并国电、华升,弄的有声有色。

世平也赶上电子业合并风,以合并扩大规模抢占大中华区的市场,是黄伟祥的中心思想。以下为Smart智富月刊社长林奇芬和世平董事长黄伟祥的深度对谈内容。

大中华市场是一场企业规模的竞赛

林奇芬:世平和品佳(2470)合组控股公司大联大,这样的合并可以产生什么效益?

黄伟祥:首先我要强调,不管是透过避税天堂像BVI组控股公司挂牌上市,还是企业合并,在先进国家都是稀松平常的事,我相信这也是未来台湾资本市场的趋势。

对IC通路业来说,规模还是最重要,科技业前二或前三名赢家全拿。虽然世平规模是亚洲最大(约8%市占率),但是广度(产品组合)和深度(经济规模)都还不够。世平强项在个人计算机的相关零组件代理,Intel、Hynix都是主要代理客户。但在后PC时代的消费电子产品零组件,略嫌薄弱。相对地,品佳大力冲刺消费电子产品,两家合并后,大联大产品的纵向和横向都可以更扎实,得到互补强化,亚洲市占率可以提升至10%以上。

林奇芬:就国际市场来看,半导体产业的成长动能相当有限,但其中大陆市场是成长潜力最大的区域,根据IC Insight预估,大陆今年可能跃升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,而IDC也预估未来五年大陆市场的成长力是整体市场的两倍。世平与品佳的合并,与发展大陆市场是否有关?

黄伟祥:大陆市场是通路业兵家必争之地,因为全球IC通路业43%的市场需求成长都来自亚洲,其中大陆占的比重很高。但即使世平和品佳合组大联大,合并大陆市场年营收后也才只有10亿美元,还是不够大。我认为在大陆至少要有15亿美元以上的年营业额,才有资格和全球前两大双A厂(Arrow和Avent),一较长短。

别忘了双A厂过去10年成长,就是靠著对外并购成长而变大变强的,现在这两家公司不约而同把未来成长动力瞄准大陆,成为世平最大潜在威胁。合组大联大是个开始,毕竟IC通路这个行业玩家太多,产业势必要再重组,但唯有财务结构健全的强者,才能活下来,这也是重要考量。

抢食大陆市场要用规模战、效率战

林奇芬:大陆市场商机庞大,但复杂度和风险均高,同业竞争激烈,你认为通路业进军大陆的胜负关键为何?

黄伟祥:台湾市场南北长400公里、东西宽200公里,市场、客户集中度和同质性都高,但是大陆市场幅员广大,市场和客户都很分散,比较起来大陆市场的后勤作业挑战难度非常高。

比较北美和欧洲市场,可以更了解大陆市场的经营模式。北美市场很大,但是同质性很高,后勤支持较单纯,厂商容易因为扩充营业额,获取经济规模效益;反观欧洲市场产值可能和北美差不多,可是各个国家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习惯都不同,市场呈现片断分割状态,后勤支持难度就会升高。我觉得大陆市场的状况比较像欧洲。

以仓储作业为例,世平台湾仓储约1500坪就足够,但是支持大陆市场的香港仓储中心就要6000坪,是台湾的4倍大,但管理难度绝对超过4倍。除了产品种类变多,要管理的客户也变多,复杂度也更高,这都是业者最大挑战。像我们最近又要推动新的ERP(企业资源规画)系统,有效率的管理架构,是未来赢的关键。

存货与应收款管的好,毛利才能守的住

林奇芬:通路业近年毛利率不断下滑,一遇到如台币升值等变量,就容易出现亏损,未来如何改善毛利率?

黄伟祥:回归本质,IC通路业要赚得更多,就要薄利多销,营运更有效率。以世平为例,毛利率大约维持在5~6%,我们一直努力抵抗毛利率下滑的趋势。打开世平的资产负债表,我们不会去动右边、也就是向银行借钱或向股东要钱的脑筋,相对地,我认为未来重点要放在左边存货和应收帐款管理。

世平的应收帐款和存货两者就占总资产比率约70%,并且都是流动性很高的资产。通路业者的获利关键,就是让这两个项目更有效率,创造更多营收。。我常和同仁开玩笑,如果哪里天做累了,将应收款和库存清一清,就可以结束营业;反观固定资产比率高的IC半导体业,毛利率一定要很高,因为它无法薄利多销,要冲刺的是提高产能利用率。

新控股公司营运规模加大后,如果可以同时提高应收款和存货周转率,让两者效率提升,规模扩大加上效率提升,相乘的结果就有机会稳住毛利率。

林奇芬:合并虽有机会追求更大规模,但很多合并的效益不彰,甚至有人才流失的问题,未来如何避免?

黄伟祥:2001年世平曾成功合并通路商维迪,这次组大联大,愈来愈有经验。合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文化,双方价值体系若一致,才能真正的合作互补,我认为经营者的理念相近很重要。另外,我们在合作初期一定是先整合后台,而不直接在业务面竞争,以一个更有效率的后台,来支持更大的作业规模,让各个子机构可以全力冲刺业务,这样才能发挥综效。
回列表

关于大联大

  • 控股简介
  • 宗旨/愿景/使命/价值观
  • 组织架构
  • 大事纪
  • 得奖专区
  • 加值服务
  • 行动服务

控股成员

  • 世平集团
  • 品佳集团
  • 诠鼎集团
  • 友尚集团

代理产线

  • 代理产线

公司新闻

  • 公司新闻

大大索引

  • 大大网
  • 大大邦
  • 大大购
  • 大大通
  • 大大频

服务据点

投资人专区

永续发展

联络我们

大联大控股 Copyright © 2025 WPG Holdings All rights reserved.
云端服务客户告知声明
大联大控股个人信息保护暨隐私声明